搜尋結果

以下是含有 赤背松柏根的搜尋結果,共08

  • 被咬速拍照 南投1至7月 捕獲966隻蛇

    被咬速拍照 南投1至7月 捕獲966隻蛇

     南投縣多山區,隨著天氣變熱,民眾通報蛇類誤闖民宅的案件也變多,據南投縣政府農業處統計,今年1月至7月底共捕獲966隻蛇,其中以保育類黑眉錦蛇473隻最多,而毒蛇以龜殼花81隻最多,每年7月至9月常有人遭蛇咬傷,提醒民眾萬一被蛇咬,務必保持鎮靜,拍下蛇的照片,盡速就醫。

  • 南投截至7月底抓966尾蛇 毒蛇以「咬人王」龜殼花最多

    南投截至7月底抓966尾蛇 毒蛇以「咬人王」龜殼花最多

    南投縣多山區,隨著天氣變熱,民眾通報蛇類誤闖民宅的案件也變多,據南投縣農業處統計,今年迄7月底獲報捕獲966尾,其中以保育類黑眉錦蛇473尾最多,而毒蛇以龜殼花81尾最多,提醒民眾萬一被蛇咬,務必保持鎮靜,拍下蛇的照片,盡速就醫。

  • 彰化蛇類出沒!上半年捕獲1375條 「牠」排名冠軍

    彰化蛇類出沒!上半年捕獲1375條 「牠」排名冠軍

    長蟲出沒!彰化縣消防局統計發現,今年1月至6月共捕獲1375條蛇,其中俗稱王錦蛇的臭青公數量最多,共抓了598條。彰化近半年捕獲蛇類的榜首雖由無毒蛇類拿下,但第2名即是名列台灣6大毒蛇的眼鏡蛇,排名第3的則為南蛇。

  • 夏日蛇出沒!農民巧遇毒蛇不驚慌 專家籲不做2事保安全

    夏日蛇出沒!農民巧遇毒蛇不驚慌 專家籲不做2事保安全

    夏季蛇類頻出沒,台東縱谷、海線、南迴線農民近期分別遇上毒蛇雨傘節及無毒的赤背松柏根,所幸「人蛇均安」;蛇類專家、退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杜銘章呼籲,只要人類不去踩踏或抓握,多數蛇類都不會咬人。

  • 小琉球 亞洲錦蛙入侵 原生蛙類族群減

    小琉球 亞洲錦蛙入侵 原生蛙類族群減

     強勢外來物種亞洲錦蛙入侵屏東縣離島小琉球,屏東縣政府委託屏東縣野鳥學會到小琉球移除,5月及6月共移除527隻。屏東縣野鳥學會表示,移除亞洲錦蛙主要是希望保育原生種青蛙,保護生物多樣性,移除過程中,原生種青蛙的目擊率回報不到亞洲錦蛙的十分之一。

  • 亞洲錦蛙入侵小琉球 原生種目擊率驚爆不到1/10

    亞洲錦蛙入侵小琉球 原生種目擊率驚爆不到1/10

    強勢外來物種亞洲錦蛙入侵屏東縣離島小琉球,屏東縣政府委託屏東縣野鳥學會到小琉球移除,5、6兩個月來共移除527隻。屏東縣野鳥學會謝姓志工表示,移除亞洲錦蛙主要是希望保育原生種青蛙,保護生物多樣性,移除過程中,原生種青蛙的目擊率回報不到亞洲錦蛙的1/10。

  • 蘭嶼蛇類改吃蜥蜴蛋 爬行類恐滅絕

    蘭嶼蛇類改吃蜥蜴蛋 爬行類恐滅絕

     氣候變遷、海平面上升,全球沿岸棲地漸消失,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團隊5日表示,經研究發現,蘭嶼蛇類原以「海龜蛋」為食,因海龜面臨沒有沙灘可產卵的危機、加上人為保護海龜,導致蛇類轉而掠食「蜥蜴蛋」,其中「梭德氏草蜥」蛋每年遭掠食最多,高達1萬7589顆,導致蜥蜴等爬行類族群量急遽下降,恐瀕臨滅絕。

  • 蘭嶼爬行類族群未來恐滅絕? 科博館研究揭關鍵

    蘭嶼爬行類族群未來恐滅絕? 科博館研究揭關鍵

    氣候變遷、海平面上升,全球沿岸棲地逐漸消失,科博館生物團隊5日表示,經研究發現,蘭嶼蛇類原以「海龜蛋」為食,因海龜面臨沒有無沙灘可產卵危機、加上人為保護海龜,導致蛇類轉而掠食「蜥蜴蛋」,其中「梭德氏草蜥」蛋每年遭掠食最多,高達1萬7589顆,導致蜥蜴等爬行類族群量急遽下降,未來恐瀕臨滅絕。

回到頁首發表意見